做好硬科技投资 需要“望远镜”和“显微镜”

2019-03-20 17:21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57 次

“做科研是简单的复杂游戏,它的边界很清晰,只要把复杂的问题研究透了,就成功了;做投资是复杂的简单游戏,目的很简单,为客户创造价值,但这个过程中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社交关系,而这正是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不擅长的。”米磊说。

做科研和做投资所需思维不同,“要自由切换两种思维,才能做好硬科技投资”,因此,米磊将其称为“左右互搏”,并坦言自己在转型初期很不适应,甚至四处碰壁。但也正是早期的科研工作和产业化经验,让米磊更深刻地认识到硬科技初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控。

硬科技: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擎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科创星始终专注硬科技,主要涵盖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

2018年11月科创板横空出世,随后出台的文件明确科创板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看到硬科技重点涵盖的八大领域与科创板支持的六大方向基本一致,米磊的心情很激动。6年来,米磊从未停止过对“硬科技”概念的推广,从未放弃过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推动,也未对动摇过硬科技投资的信念。

用米磊的话说,“这里面有情怀”。曾经作为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一名科研人员,在尝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时,米磊发现社会资本对这些项目并不感兴趣。“一是当时天使资本确实比较少,二是正值互联网模式创新大火,资本没有动力流入周期长的硬科技项目。”由于难以获得社会资本支持,米磊决定自己发起一只基金,支持所里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科创星由此诞生。

而“硬科技”概念的诞生就更早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当时米磊便认为上一波互联网红利已经进入尾声。未来,社会的进步要由底层的硬科技发展去推动,因此,2010年米磊首提“硬科技”,希望通过普及这个概念,唤起社会的认知和资本的关注。然而概念提出后一直限于小范围传播,直到近几年尤其去年中兴事件后才被大家广泛接受。

米磊坦言,虽然想过大家总有一天会意识到硬科技的重要性,但没想到会这么火。“改革开放40年,中国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上一轮科技革命的红利扩散,实现高速增长,而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过去挣快钱的模式不可行了。如今正值全球科技革命转型期,中国需要找到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启点,抓住下一波红利,大家的目光因此转向了硬科技。”

“所以,我们一直不关注互联网模式创新,互联网本质是集成电路和激光带动的信息革命的应用创新,我们认为那只是上一波科技红利的尾声。”米磊说,从人口红利转向创新红利,从模式创新转向科技创新,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孕育着巨大机会,当然也充满挑战。“这还关系到国家产业安全,底层的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一天别人不让你买,上层的产业随时会垮掉。”

科创板将改变

创投行业未来格局

随着科创板推出,米磊认为,硬科技产业以后应该不用太担心资金问题了。“二级市场一旦被调动起来,一级市场的资本也会随之流入,这是正常现象。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投机资本带来的泡沫,但长远来看,通过科创板引导资本配置到科技创新领域,让经济脱虚向实,这是国家推出科创板的根本目的。”

在科创板的一系列规则中,对A股现有制度突破较大的注册制备受瞩目。米磊认为,注册制最直接的作用是放宽了上市标准、缩短了上市流程,这对前期研发投入较大、周期较长的硬科技初创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最核心的是与注册制相匹配的淘汰机制,相当于把企业交给市场检验。市场允许创新,创新成功了有奖励,但创新失败了也有惩罚,利用市场机制筛选出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优胜劣汰。”

不只是企业和产业,米磊认为,长期来看科创板或将对创投行业的未来格局产生影响。在中国不到20年的创投行业发展史上,一线机构的脱颖而出往往伴随着大的市场或政策机遇,这次当然也不例外,“科创板一定会推动创投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一些专注硬科技投资的机构会崛起,过去以模式创新投资为主的机构如果没有转型成功,可能会面临萎缩甚至是淘汰。”

不过,米磊也表示,短期来看,科创板对市场的扰动还不会那么大,因为刚推出并不会容纳太多企业。第一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要求相对风险较小、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做投资也就6年时间,大多数被投企业都没有到达第一批的时间周期,但后续几批的潜在标的很多,现在已经在与券商对接,对企业进行梳理。”据了解,中科创星目前已经投资了240多家硬科技企业,大多在天使阶段。

做好硬科技投资

需要“望远镜”和“显微镜”

本文标题:做好硬科技投资 需要“望远镜”和“显微镜”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01J92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