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京举办

2021-11-14 16:03来源:未知 阅读 : 142 次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点防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助力糖尿病防治行动落地实施,11月12日,在“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文秘宣传组指导,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改变糖尿病专项基金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北京举办。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郭立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控糖达人张琪,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刘佩文,以及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参与了本次直播。

  图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圆桌论坛环节。(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持人丁一玲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

  直播活动分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为“科普传递,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第二篇章为“同心同行,护航健康中国建设”,第三篇章为“拥抱2030,共筑健康明天”。三大篇章循序渐进对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及护理进行了全面科普。既有知名专家云端连线,又有相关领导、专家、产业代表围绕糖尿病相关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寓教于乐的糖尿病科普小课堂加深了人们对糖尿病核心信息的了解,来自糖尿病网的抗糖达人短视频故事讲述了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苦与乐。

  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图为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

  毛群安介绍,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特别提出以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为重点,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助力“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这一理念落地落实,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是重点。

  一方面,糖尿病健康管理需要在健康教育层面持续发力。想要收获全民健康的硕果,播撒健康知识的种子尤为关键。要做到:受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放在哪里。在传播方式上,应着重以大众视角转换健康内容,树立正确糖尿病防治理念、鼓励大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大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推进健康知识“人人知晓、家家受益”,筑牢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科普防线。

  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基层。在以往的健康服务管理中,我们发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糖尿病健康管理难以精准化、长效化。互联网技术具有打破时空限制、信息互联互通的便捷特点,对优化糖尿病健康管理有重要作用。各组织、单位应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延长健康照护行为、提升健康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走出糖尿病认知误区

  图为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郭立新与主持人直播连线

  郭立新表示,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以糖代谢为主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在糖尿病的认知上,人们常有误区。

  例如经常有人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增加代谢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与肥胖以及超重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高于健康饮食的人群,因此要做到吃糖有度。

  另一个误区是,在同等条件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患糖尿病。除遗传因素外,我国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如果他们能够在潜在风险期就进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科学地干预,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来说,合理膳食,配合科学运动,遵医嘱管理血糖,同时关注血脂、血压,控制多种代谢异常,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糖尿病潜在风险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几点:1.从40岁开始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2.饮食上尽量规避重油、重盐、重糖的不良习惯。3.要注重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4.控制体重,BMI在24或以下。5.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 保持愉快的心情。6.避免熬夜,睡眠充足。7.戒烟,严格限酒。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应咨询专科医生,开始运动前应进行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运动风险方面的评估。有并发症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有些患者在并发症的严重阶段不宜进行运动,比如视网膜出血急性期、视网膜脱落、低血糖频发、血糖剧烈波动、糖尿病足合并严重感染、严重的心肺疾患、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急性脑血管病等等。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疾病能力,帮助血糖更加良好的控制。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要防范与运动相关的低血糖,尤其是运动后迟发的低血糖。运动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根据情况配合以抗阻运动(增加肌肉的量和肌肉的力量)和平衡训练。要根据情况,选择自己能坚持的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防可治可控

  图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

  纪立农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中国有1.29亿人患有糖尿病。尽管糖尿病的管理还面临很多挑战,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糖尿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家庭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核心单位。

  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并做好糖尿病管理,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其中,一级预防是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患者,及时进行健康干预等,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级预防是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废或早亡,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作为内分泌的医生,要做好几件事情:第一,加强对于大众的糖尿病科普,让更多人提升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第二,对于患者要给予正确的糖尿病教育,提升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让糖尿病患者减少或不发生并发症。第三,响应慢病防治基层下沉战略,加强基层的培训,提升基层医院医生,包括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的糖尿病诊疗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慢病管理。

  今年是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胰岛素药物和注射方式的研发从未停止。药物研发方面,胰岛素从动物提取进步到人工合成,在科技的推动下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提高。比如目前开展的周制剂临床研究,让患者从以往一天打一次,到现在可以一周打一次。还有适合心脑血管患者的糖尿病药物,帮助他们控制血糖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注射方式方面,既有操作简单、具有记忆功能的注射笔和无针注射器,也有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泵,未来通过人工智能调控胰岛素来自动控制血糖的设备也将逐步实现。无论是药物还是注射方式的改变,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武器”,希望新技术能够被更多的医务人员所掌握,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化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照护

  图为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赵芳

  赵芳认为,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家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家庭中,我们要求患者个人做好健康记录,同时引导家人发挥监督、支持作用,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抵抗不良情绪,最终目的是遵从医嘱提高用药依从性,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赵芳一直推荐患者在家中使用血糖监测日记。它不仅可以记录血糖变化,更重要的是为医生提供居家自我管理中看不见的问题和误区。

  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管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会经历心理抵抗。大部分情况下,医生对患者在家的血糖波动、饮食变化以及抗拒用药等情况只能凭借患者含糊的描述来判断。如果患者能够将日记记录详细,哪怕是一次心情不好的药物漏服,都可能会影响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决策。

  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多,患者对于家庭护理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各大医院中糖尿病教育门诊的数量多了起来。 “胰岛素针头不能重复使用”“这几个部位不能再注射了”等患者容易疏忽的问题,常常暴露在门诊之中。

  皮下脂肪增生是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在脂肪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增加血糖波动,还会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增加。

  临床中,赵芳曾遇到过一位注射胰岛素9年多却从来没有自我检查过注射部位的患者,90%的病人认为自己采取了注射部位轮换,但实际上仅在同一部位内进行了轮换,同样会出现皮下脂肪增生,仅有10%的病人采取了正确的注射部位轮换。因为有些皮下脂肪增生不易肉眼观察或触诊发现,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判断,而大部分患者仅仅是凭感觉凭记忆。家人要提醒患者一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对于已经发现增生的患者,更要加大检查频率。

  此外,针头重复使用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十分常见。有数据统计,针头重复使用一次,皮下脂肪增生率会提高20%,重复使用6次,会提高70%-75%,如果打一管药用一个针头,意味着皮下脂肪增生率为100%。

  精准支持糖尿病防治工作

  图为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

  在庞大的患病人群和与日俱增的患病风险下,社会对糖尿病防治工作存在巨大需求。周霞萍表示,1994年诺和诺德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改变糖尿病和其他严重慢性疾病。27年来,诺和诺德引入中国15款糖尿病创新药物和8款糖尿病专用注射装置。

  在多年临床反馈中,我们发现中国糖尿病患者有自身特点。如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高,依从性受治疗方案复杂程度影响大,普遍存在血糖达标率低、心血管并发症高发等现状。诺和诺德中国管理团队和我本人的梦想,其中之一就是“机会性地发展适合中国或亚裔人种的新药”。

  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具有心血管适应证的GLP-1周制剂。它以突破性技术将半衰期延长至7天,实现一周用药一次,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选择。该药品已于今年4月获批, 8月正式上市。

  药物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通常1万个实验室概念中只有1个能够最终成为上市产品,需要经历10到15年。在过去的100年中,关于糖尿病的创新药物取得了突破进展,胰岛素治疗方案更新迭代,诺和诺德加速推进“中国同创”计划,争取实现国内外同步临床,同步获批,患者同步受益,让所有糖尿病患者享受全球创新成果。

  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公益支持企业,诺和诺德在疾病预防和提升诊疗能力方面积极贡献力量。诺和诺德一直支持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加大糖尿病的筛查力度,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帮助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其中公益筛查项目和基层医生能力提升项目已连续开展五年,截止到2021年10月,共计在全国筛查约 206 万人次,培训基层医生 3000多名,助力基层内分泌科室建设的“蓝色县域”项目,覆盖全国 1200个县区的近 1900 家医院。

  糖尿病防治需要社会各界携手推动。作为制药企业,诺和诺德中国为实现“改变糖尿病”的愿景,制定了企业的中长期规划,要继续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到2025年,让6000万中国糖尿病患者得到治疗,以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链接:糖友故事

  糖尿病患者自发组织晨练点

  图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刘佩文(中)和糖尿病患者喻春华(右一)与网友直播互动

  喻春华年过花甲,是武汉市一位糖尿病患者,且患有癌症。2007年,喻春华联合几位糖友,加入到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刘佩文糖尿病工作室,自发组织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糖友运动锻炼晨练点——“湖北省新华医院糖友晨练点”。

  晨练点的项目非常丰富多样,有“糖尿病运动降糖操”、“高血压康复经络操”、太极拳,还有糖友自做自编自演的“溜溜球操”等常规运动项目。晨练点的设立,激励了大批糖尿病患者积极锻炼,最多有多达150人同时锻炼,14年来,吸引了2000余名糖友交流学习。

  每天清晨,糖友集中50分钟左右的锻炼,让晨练点成为武汉市一道靓丽风景线。大家以运动促健康、以锻炼战疾病,不仅能收获个人健康、家庭幸福,还能总体减少医疗费用和疾病忧虑,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推广科学控糖同伴教育

  图为北京糖尿病协会副理事长、控糖达人张琪(右一)分享如何科学控糖

  张琪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现任北京糖尿病协会副理事长,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一名糖友。

  1977年张琪确诊1型糖尿病,多年来,她一边积极认识疾病,一边致力于糖尿病同伴的教育工作,先后在不同的病友群内,帮助糖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张琪说,自律让她有度自由,学习使她持续进取。有糖不可怕,老糖友今天的状态,会为新糖友带来希望、警示和成长参照。作为2021控糖公益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张琪希望能够通过更多形式推广科学控糖同伴教育,提升糖友的自我管理水平。

  到目前为止,张琪使用胰岛素治疗已经44年,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36年“资深”糖友感叹医学发展

  杨琨是一位“资深”的糖尿病患者,“糖龄”36年。

  1985年夏天,年仅9岁的他因为三多一少被送进了儿童医院,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在80年代,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较少,全家通过买书自学了解糖尿病。

  杨琨回忆起小时候的控糖经历说:“三餐前和睡前都要验尿糖,18滴班氏液加2滴尿液,然后用酒精灯烧,烧完了根据颜色判断血糖高低。”到现在他还记得,小时候打胰岛素要用蓝芯针管,为此经常去买针头,每周都要对这些医疗器械进行蒸煮消毒,相当繁琐。

  如今杨琨注射胰岛素已经非常容易了。在医生的指导下,他的血糖基本控制平稳,没有并发症。令人高兴的是,他的学业、工作、家庭都有所成就,取得两所大学不同专业的文凭,还从事着糖尿病的公益事业,成立糖友互助会,创办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为1型糖尿病人提供就业。杨琨觉得一切要感谢科技的发展,感谢胰岛素的发展,感谢当年给他看病的医生。

  认识糖尿病,拥抱新生活,让糖尿病健康管理从此刻开始。本次活动由北京电视台主持人丁一玲主持,并在新华财经、人民日报有数青年、时尚健康、百度健康、腾讯微视、优酷直播、央视频、好医生网、新浪微博、爱奇艺、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直播。

本文标题:2021“健康中国E起来”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直播活动在京举办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2111/11142DM202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