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沽空报告称股价高估72% 平安好医生选择报警

2019-05-02 07:56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89 次

  遭匿名沽空报告狙击后,互联网医疗公司平安好医生作出回应。

  4月30日周二,据新京报报道,平安好医生母公司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上述沽空报告恶意诋毁公司,现已针对此行为正式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立案侦查中。

  当天稍早,匿名人士在沽空报告中指出,平安好医生商业模式充满疑点,同时通过数据造假误导投资者,创造出高估值的假象。

  因此,报告给予平安好医生“强烈卖出”评级,目标股价10.75港元。相较于这只股票当天的收盘价38.4元,上述目标价存在72%的潜在跌幅。

  具体来看,报告认为,平安好医生在运营数据、财务数据和发展愿景三个层面均有“注水”行为。

  首先,报告指出,这家公司的“护城河”,即自由医疗团队扩张速度在近几年显著减缓,实际建设也颇为薄弱,外部医生团队反成了发展重心。

  更重要的是,通过两组测试可以发现,平安好医生的“AI问诊”本质上是一个简陋的客服机器人(300024,股吧)。而通过AI客服、非医疗背景客服专员的放大作用,平安好医生将真实问诊数量放大接近百倍。

  由此,“平安好医生的伪问诊商业模式暴露无遗,商业价值几乎为零。平安好医生的自有医疗团队商业模式貌似已经走到尽头,差异化竞争优势已然消耗殆尽”。

  其次,报告称平安好医生的健康商城用大量批发业务充当零售业务GMV及收入,涉嫌造假。

  健康商城财务运营数字不连续。我们发现公司2017下半年GMV仅5.17亿元,明显低于商城同期的收入,数据明显造假。

  我们同时发现,尽管自营部分2018下半年相比上半年实 现了翻倍的增长,但是平台整体同期的GMV反倒略微降低。

  我们同时在线上商城上发现了巨额单价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累计销量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有两次巨幅变化。

  此外,报告还发现,平安好医生将批发业务计入健康商城业务,扩大自营收入,夸大平台影响力。

  第三,报告认为,消费型医疗业务业务极度依赖平安集团地推团队,实际是伪线上业务 。

  具体而言,平安好医生消费型医疗服务的批发比例逐年提升,2017年占比已经达到28.4%,而其零售业务在2016-2017年期间增速仅为 10.9%。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 4.4 亿零售业务之中,通过平安集团的地推完成销售的部分占比高达 96.5%。报告直言,“这是硬生生导入线上充门面的业务,毫无规模经济可言。”

  再来,流量方面,平安好医生严重依赖关联方,不仅绝大部分流量依赖平安集团,公司所披露的月活用户量的增长更是几乎全部来自第三方插件。

  最后,报告还看到,平安好医生的边际获客成本已经从2016年的6.2元提升到了2017年的10.1元,在快速增长的时代过去后,纯粹是依靠疯狂补贴来将低频的问诊需求伪装成高频需求。

  报告进一步表示,快速下跌的MAU证明了平安好医生的用户粘性极低,一旦补贴减少,用户将大量流失。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本文标题:匿名沽空报告称股价高估72% 平安好医生选择报警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5/050225309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