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药结合:探索药材之乡发展新路

2019-04-12 07:13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91 次

沿着永磐线,穿过八盘岭隧道,便到了我省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的磐安中国药材城。这里已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性药材市场,是全国著名的贝母集散中心。

与之相邻的我市西溪镇棠溪、义门等村,是我市的药材之乡,药材产业深受药材城的辐射和影响。近几年,随着药材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这一带药农探索旅药结合,挖掘药材新产能。


旅药结合:探索药材之乡发展新路

西溪镇药农正在为贝母除草


永康药材生意人坚守三十多年

记者近日走进药材城,一股淡淡的药香萦绕鼻尖。“正康参茸中药材店”店主黄斌正将铁皮石斛倒入机器,碾成粉末,旁边有几位客人正在讨教铁皮石斛粉末的食用方法。听黄斌一口流利的磐安方言,谁又会想到他是我市西溪镇尚黄桥村人。

“新渥药材市场是华东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每年举办药交会,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药农、旅客。”黄斌告诉记者,他家的药材生意,运营稳定。

黄斌的母亲陈宝巾是磐安新渥人。上世纪七十年代,陈宝巾从磐安嫁到尚黄桥村,将种药材技术带给了丈夫黄春阳。在陈宝巾的建议下,黄春阳开始种植贝母、元胡。

每逢农历二、五、八为新渥集市日,药材市场总是人满为患。在一次赶集卖药中,黄春阳从采购商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温州苍南的枸杞很便宜,如果拿到新渥来卖肯定能赚上一笔。当时的黄春阳,家中已有四个孩子,眼看着即将入学的孩子,自己却掏不出学费来,与其靠种植药材慢慢发家,倒不如听采购商一回,把苍南枸杞运回新渥来卖,或许真能赚上一笔。

第二天,黄春阳与往常一样与陈宝巾交待一声,便骑着自行车出门了。回忆起倒卖药材得来的第一桶金,陈宝巾依旧记忆犹新。第三天的傍晚,黄春阳骑着自行车驮着两箱枸杞回来了。那次带回来40公斤的枸杞,卖了50多块钱,当时工资一天也就一块多,50块钱,已经是一笔大买卖了。

自那之后,黄春阳便带着陈宝巾走南闯北做起倒卖药材的生意,只要听说哪里药材涨价了,他们就往哪里赶,曾先后辗转安徽、福建、河北等地。

1992年,黄春阳夫妇手头有了积蓄之后,在缙云县的壶镇药材市场安定了下来。“在壶镇做了七八年,后来搬到磐安来做药材生意。”自此,黄春阳一家便成了新渥药材城中唯一的永康人。


旅药结合:探索药材之乡发展新路

贝母花开


磐安药农来到永康种植药材

冬春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从农历八月十五开始到正月,是药材销售的旺季,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就有十几万元。虽然药材市场依旧火爆,但黄斌在打理药材店的过程中也发现,由于过多的药商涌入,也出现一些投机者,有人囤积药材,影响市场;有人以次充好,做一次性买卖,这些无不冲击着正规商人的销路。黄斌告诉记者,“药材生意就看谁能坚持,谁的品质过硬。我们也有自己的忠实粉,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许多老顾客也都愿意带新顾客来光顾生意。”

虽然店里常有回头客,但黄斌却发现经常过来卖药材的永康药农逐年减少。“我们在这边开店,大部分永康药农都会把药材卖给我们。我们店从永康过来的药材占六成以上。”黄斌说。

“近几年,本地的药农在慢慢减少,过来承包土地种植药材的磐安药农在慢慢增加。”西溪镇棠溪村的陈家强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全村一百多亩药田,本地药农就只有五六户,磐安药农有十几户,其中不乏种植十几二十亩的大户。”


旅药结合:探索药材之乡发展新路

黄斌正在整理药材


早在几十年前,新渥药材市场刚刚形成,与新渥邻近的棠溪村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有透水性好的砂质土壤,充足的雨水和光照以及适宜的温度,很适合药材种植,全村兴起了一股种植药材的热潮。“药材经济效益是粮食的三到四倍,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两百多户人家种植药材。”每到新渥集市日,村民们或挑着扁担或骑着自行车,跋涉几十里售卖,收益颇丰。

陈家强告诉记者,随着永康五金产业的发展,村民生活条件变好,老一辈的永康药农开始放下锄头享受晚年;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都不愿意留在村里种植药材。一些田地闲置,磐安药农就到棠溪村来承包土地种植药材了。

本文标题:旅药结合:探索药材之乡发展新路 - 中医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122192H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