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肿瘤新药纷纷进了医保,还有必要去香港看

2019-04-05 07:23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19 次

国外肿瘤新药纷纷进了医保,还有必要去香港看病吗?

2019-04-04 16:40 来源:新领域微观察 医生

原标题:国外肿瘤新药纷纷进了医保,还有必要去香港看病吗?

各类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药物,药物的品质甚至可以直接决定治疗效果!如果身边有熟悉的医生朋友,甚至可能听说过下面这些有趣的说法:夏天可以吃国产的心血管药物,冬天发病的危险系数比较高,一定要吃进口药。而刚开始生病的时候最好吃进口药,等到病情稳定了可以换成国产药。

国外肿瘤新药纷纷进了医保,还有必要去香港看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哪怕治疗同一个疾病、同样药物成分的药物,治疗效果也是有差别的,而疗效差异的核心原因就是药物的品质不同。

在国人的常识中,药物可以分为国产药和进口药,但是实际上,进口药之间也有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进口药是海外知名药企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虽然打着外企牌子命名为进口药,实际还是国产药物。另外一种海外进口药就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使用的知名药企研制的药物。

这里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一些“制药业内部知识”科普,这里面会提到一些概念:如仿制药、专利药、原料药等。

在国际上,专利药的活性药物成分需要经过了I-III期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批准上市销售。而仿制药需要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才能作为专利药的替代品上市销售。申请了专利的小分子化合物,专业名称叫做“活性药物成分”,制药业内则更喜欢称之为“原料药”。

所谓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如果仿制药和专利药的有效小分子化合物在分子式和晶体结构等方面一致,同时两者在血液中的动态行为也相似,那么可以视两者生物等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原料药属于化工产品,不属于医药产品,原料药必须和辅料相结合才是我们临床使用的药物。

国外肿瘤新药纷纷进了医保,还有必要去香港看

我们需要药品专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专利药在申报专利的时候肯定会把有效成分的分子式公开出来,但生产工艺则是保密的。仿制药厂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专利药倒推回去,一步步还原专利药的生产工艺,最后生产出和人家生物等效的仿制药。

实际上,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原料药的生产大国,不是仿制药的生产大国。根据国内食药总局提供的统计数字,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其中化学药品有12.2万个,95%以上为仿制药。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药品市场上的国产药绝大部分都是仿制药。就国产仿制药的品质而言,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进行了解:2009年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鉴显示,中国进入世卫组织采购目录的品种数量为6个,印度则是194个,远超中国。这一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大多数仿制药的质量达不到世卫组织的要求。要知道,绝大部分世卫组织采购的药都用于非洲,坊间甚至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中国的国产药连非洲难民都不吃。

追根溯源,制造工艺才是制药业进步的难点所在,药物制造的技术含量也集中体现在这里,这一环节可不像合成原料药那样通过化学家不断实验就能成功。因为制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深厚的工业底蕴做基础,而目前中国恰恰缺的就是这份底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仿制很多东西,却始终无法高品质仿药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制药就像大家一起蒸馒头,你可以用和人家一样的面粉,一样的酵母,一样的不锈钢蒸锅,但因为制造工艺不到位,最后很可能蒸出一锅死面疙瘩。中国药监局在评价仿制药质量的时候往往只看最终成分,一看大家都是面粉,基本就通过了,可实际上两者相差很远!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中国与国际药物品质的审核标准并不一致,国内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国内可以获批上市的药物可能在国际上达不到上市标准!为什么国内患者信赖进口药物,因为同样的药物基础审核标准越高,意味着药物的品质越好!

再说回我们前文提到的国产进口药,这些所谓的“进口药”是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生产的,使用的药物原材料和配方等虽然跟国外是一样的,但是制造药物的工业基础却还是国内标准的,毕竟不是所有设备都能进口的到的(技术封锁),同时国内生产的药物只要达到国内的药物审核标准即可在国内上市,上市标准低而渠道和外部成本高,牺牲部分品质达到多方利益的双赢成为必然。

我们总能听到患者说自己用的是某某进口药,但是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真实原因引人深思!

本文标题:国外肿瘤新药纷纷进了医保,还有必要去香港看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0521205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