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北京城

2019-04-02 05:21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89 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流传广泛的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用简约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对24个节气名称一一进行了列举。

  顺天应时: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行的公历一样,都是太阳历。但与公历不同的是,它是太阳历和物候历的精妙结合。

  二十四节气将时间的流转直接与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这突出体现在24个节气名称上。其中,有8个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有4个反映了物候的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有5个反映了温度的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有7个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最晚在西汉初年,24个节气就已经全部出现了。汉武帝时将其纳入历法,从此,节气就成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过,一经进入官方历法,便随着历法的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甚至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诸多周边国家。

  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播布广泛,内涵丰富,其文化精神是顺天应时。所谓顺天应时,就是一方面,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节奏,根据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另一方面,人要充分利用自然之物,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圆满。换句话说,就是“跟着节气过日子”,就是“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比如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广东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物产、人文传统的不同,使得人们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可以说,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事实上,不同地方的中国人正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框架下,因地制宜,创造出了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

  比如台湾省宜兰县大元山山麓上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十分注重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日、芒种日、白露日和冬至日,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四个时间转换节点。农场工作人员将这几个节气日与农场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写作了散文,并书写装裱,每到这四个节气日来临,便换上相应的散文。这就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气文化。

  礼俗共存: 北京城的节气文化

  北京,地处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燕蓟地区的风土和都城特性,塑造了北京城节气文化的形貌和特色。

  北京的节气文化丰富多彩,多个节气日如立春日、春分日、清明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霜降日、冬至日等都有活动,有的还十分热闹。

  以立春日为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日标志着季节的转换、春季的到来。最迟自元代起,北京都要围绕立春日举行专门的迎春礼。据记载,当时每到立春前,太史院就会向皇帝奏告立春的时刻,并通知宛平县或大兴县,准备迎春礼所需要的芒神和春牛。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等官员一起在大都齐政楼的南边迎接太岁神牛,并用香花灯烛进行祭祀。立春日当天一大早,官员们要穿上朝服,互相拜贺,并拿彩杖击打春牛。官员们还要给皇帝、太子、后妃、诸王以及中央官府等进送春牛。春牛要放在专门的案子上,制作十分考究。迎春礼的举行一直持续到清末。明清时期,迎春要到东直门外的春场,届时不仅有官员,老百姓也参与其中,而且有各种社火表演。迎春礼事实上成为官方组织、民众参与、官民共享的大型巡演活动。

二十四节气与北京城

  故宫博物院藏《仕女图册页之秋千图》清·焦秉贞 资料图片

  除了迎春礼,立春日还有专门的饮食风俗,“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叫作咬春。民间还用红纸书写“立春大吉”“宜春”等“迎春帖”,遍贴于门楣庭柱。

本文标题:二十四节气与北京城 - 健康饮食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4/040220N5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