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调查: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 如何规范治疗

2019-03-20 06:34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65 次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首次将游戏障碍(即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这意味着,在今后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成瘾将正式成为一种疾病。近年来,电子游戏产业发展迅猛,不少青少年沉溺其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那么,我国游戏成瘾的现状如何?对于游戏成瘾,规范治疗从何处入手?我们推出专题报道“游戏成瘾现象调查”,回应社会关切,希望有助于推动规范治疗。

  ——编 者

  从争议到共识

  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之后,意味着相关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

  今年暑假,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业务繁忙。记者遇到来就诊的一名初三毕业生,每天寸步不离手机。她甚至会把手机用防水袋装起来带进浴室,一边洗澡一边打游戏。妈妈数落她说:“你这得多上瘾!”

  游戏成瘾,究竟算不算病?郝伟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世界卫生组织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成瘾相关工作委员会成员。从2000年开始,郝伟在门诊中开始接触游戏成瘾的患者,这也是他提出将游戏成瘾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的原因之一。2005年,作为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的医学官员,他曾经申请召开网络成瘾相关精神卫生问题的专家会议,但被否决,原因在于太超前。2012年,他联合2名德国专家撰写了行为成瘾的综述,作为世卫组织成瘾障碍工作组会议的背景文献,文中建议将网络成瘾障碍纳入精神障碍的分类。

  “网络成瘾这个概念比较大,讨论的重点放到游戏成瘾问题上。”郝伟告诉记者,对于游戏成瘾是否应该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组提出了很多医学证据。游戏过度成瘾之后,有些人会处于一个失去自控力的状态,影响他们的社会功能。2015年,专家组达成共识,认可将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按照标准,游戏成瘾应归入非物质成瘾范畴。”北医六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表示,所有成瘾行为,从专业上讲,就是成瘾性疾病,分为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物质成瘾包括俗称的毒瘾、处方药成瘾、酒瘾、烟草成瘾等;非物质成瘾又称之为行为成瘾,包括赌博成瘾、游戏成瘾、恋物成瘾等。

  2013年,网络游戏成瘾诊断标准首次出台。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第三章称,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研究并进行精神障碍诊断。黄悦勤认为,将游戏成瘾纳入疾病分类,作为一种临床疾病来进行正规治疗,医疗费用或许可纳入医保报销。

  游戏成瘾列入疾病目录,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觉得,游戏成瘾是个社会问题,不应该变成医学问题。在郝伟看来,游戏成瘾列入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是专家委员会达成的共识。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之后,意味着相关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以帮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远离游戏成瘾,提醒公众提高游戏自控力。

  成瘾就是“离不开”

  爱打游戏多是侧重于喜爱和兴趣方面,将游戏作为生活爱好之一。而游戏成瘾强调打游戏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甚至无法自拔

  某高校一位大学生在网吧里待了7个昼夜,除了吃饭、上厕所、偶尔睡一会儿,其余时间都在打游戏。为了不被家人“打扰”,他切断和家人的所有联系。当家人找到他时,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就玩一下而已。”

  这位大学生以前没玩过游戏,自从玩了一款游戏,就像被黏上了。郝伟如今每次出门诊,几乎都能碰上因游戏成瘾来求助的人。

  游戏成瘾不可随便下结论,如果只是单纯的玩玩游戏,并不算成瘾。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离不开”。黄悦勤表示,当一个人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它时,就意味着已经上瘾了。例如,有人觉得游戏在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

  游戏成瘾有几大特征:在游戏上的时间花得越来越多;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如果一段时间不玩,会觉得难以忍受;玩游戏已经影响到了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每当不能上网玩游戏时,就会感到坐立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多次想戒,却欲罢不能。

  “我们并不是否定打游戏,很多人偶尔玩玩游戏都很正常,只要不长期影响个人的生活就行。”郝伟说,只有很小一部分游戏爱好者会出现游戏成瘾的症状,因此不必担心平时玩玩游戏就会“生病”。

本文标题:游戏成瘾调查:游戏成瘾被列入疾病 如何规范治疗 - 疾病百科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201G13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