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访谈实录】揭秘“保健食品” 话说“科学保健”
编者按:持续发酵的“权健事件”将保健行业乱象彻底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今年央视春晚,葛优、蔡明、潘长江等以小品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老年人被所谓保健用品忽悠的故事。很多食品或用品一旦被打上保健功能的标志,就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疯狂敛财的噱头。而一些不明白真相的群众购买后,不仅白白损失钱财,更可能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联合13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今天,昭通日报特别策划推出昭通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及医疗专家等电视访谈录,深度揭秘这一市场乱象,以飨读者!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在今年的“3·15”之际,记者专访了昭通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余雪松,昭通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治未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陈果,昭通市中医医院院长助理、望海门诊部主任、主任中医师饶忠明等专家,请他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帮助消费者揭秘“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从科学保健的角度,帮助消费者合理消费,未病先防,护卫健康。
记者:余科长,你好!作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者,你们了解到昭通的保健品市场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余雪松: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日常监管,历来是我们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通过对主要媒体、媒介广告的监测监管,以及对市场的日常巡查监管,保持了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监管整治的高压态势,取得了很好效果。媒体上基本杜绝了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虚假广告,较大商场、超市基本杜绝了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违法经营行为。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并不是“一片大好”,反而是保健品市场全国上下乱象多、危害大,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我们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在昭通市场上特别是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市场,仍然有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免费体验、免费体检或义诊、免费发鸡蛋、厨具等小礼品的形式,吸引中老年消费者参加讲座推销活动,通过捏造事实、夸大效果等不正当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病弱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及保健用品。在这些不法商贩口中,不光是保健食品能治病防病,就连那些床垫枕头、衣服鞋袜等等,都成了包治百病的“神器”。很多人就在这些洗脑宣传和反复忽悠的过程中上了当,花费多年积蓄买了这些“神器”,等发现受骗上当了,这些流动性很大的商贩早已经不知去向。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骗呢?
余雪松:这些保健品欺诈事件的发生,归结起来主要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违法经营行为屡禁不止;二是消费者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意识淡薄。不法商贩在营销过程中不择手段,通过利益诱惑、权威迷惑和亲情蛊惑等方式获取消费者信任,从组织讲座、免费旅游、送小礼品等小恩小惠开始,到宣传中引用术语、数据和所谓专家说法等让消费者深信不疑,再以嘘寒问暖等举动“套牢”目标人群,就完成了保健品欺诈事件的整个过程。
记者:昭通当前是如何整治保健品市场的?
余雪松:今年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昭通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229人次,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197个,检查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348个,检查旅游景区、农村市场、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263个,共开展宣传活动62次,开展协作执法40次,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9次,受理消费者保健品申诉举报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扩大市场监管巡查覆盖面,对违法经营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进一步加强对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指导,更多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扩大企业自我声明的范围,督促企业实事求是开展宣传推介。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要具备相应的保健知识,学会正确认识保健,在购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及接受保健服务过程中擦亮眼睛,保持清醒,保护自己,避免受骗上当。
记者:饶医生,你好!其实,保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你是昭通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市针灸推拿研究会理事、中医主任医师,在中医保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请你为读者介绍一下什么是保健?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Q61C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