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特别报道

2019-03-14 10:02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154 次

新年伊始,作为全军首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一批高学历人才走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一线岗位。他们全部为原“985”“211”重点高校毕业,100%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比达58.8%,另有4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圆梦“科研航母”的同时,他们也成为军事医学科研殿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优秀人才集结在强军号角下

——2018年度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特别报道(中)

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特别报道

“科研航母”踏浪行

军事医学研究院新聘文职人员10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比58.8%

■李 帆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庄颖娜 记者 赛宗宝

新年伊始,作为全军首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一批高学历人才走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科研一线岗位。他们全部为原“985”“211”重点高校毕业,100%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比达58.8%,另有4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圆梦“科研航母”的同时,他们也成为军事医学科研殿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是圆梦,更是追梦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陈亚丽,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就对军队充满向往,高考时阴差阳错与军校失之交臂。当听说全军公开招考文职人员时,2011年就被中科院评为副研究员的她,毅然报考了军事医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岗位。资格审查时,工作人员对她这种“降格以求”做法表示不解,陈亚丽笑着说:“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贡献给军队,我觉得这才更加不负青春芳华。”

同样被问及报考动机,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生刘琦放开手里的小白鼠,俏皮地说:“我是个非典型‘宅男’,平时没啥兴趣爱好,就喜欢泡在实验室里。上学时,我就参与了导师与咱们院的科研合作项目,见识了院里的科研硬实力,那会儿我就在想,要是能到院里工作多好,既圆了我的军旅梦,还能与科研‘厮守终生’,岂不两全其美。”

入职以来,刘琦所在研究所根据他的学术背景,为他量身订制了培养计划,还安排专家教授一对一帮带指导。他说:“虽然有些知识要从零学起,但有名师引路,我有信心学好干好。”

姓“军”为战,无问文武。在采访中,这批文职人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军旅情结”。尽管不穿军装,但依旧圆了从军报国梦。集结在科技兴军的新征程上,他们同样摩拳擦掌、只争朝夕。

看眼前,更看长远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王树坤,在中科院工作期间,从事的是基础医学研究,跟随项目负责人到军事医学研究院工作后,转向了应用研究。她说:以前只是一门心思做实验、算数据、发论文,现在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军事装备上。看到科研成果对部队战斗力生成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心中很是自豪。

同样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刘科科,博士后出站以来一直受聘在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工作。了解到文职人员公开招考政策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科研领域实行的是课题负责人制,人员流动性比较强,有时可能还没有融入科研环境就要‘另投他门’。我很珍惜现有的科研平台和工作环境,有了文职人员的身份,职业稳定性更强,可以更好地扑下身子搞科研出成果。”刘科科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

与刘科科相似,解放军医学院博士毕业生孙苏静,是军事医学研究院培养的硕士,现在以文职人员身份重回母校,尤其是能在熟悉的岗位上继续科研事业,这让她激动不已。其实毕业时,家里已经帮助她联系了一份既稳定又清闲的工作,朝九晚五,压力不大还能顾家。没想到,孙苏静一口回绝了:“不搞专业,我这么多年学就白上了。趁着年轻,我要登上科研大平台,尽快多出研究成果。”她对于文职人员这个选择充满信心,对下步工作更充满了期待。

该院政治工作处主任葛富德说:“拟制招考计划时,我们担心招考条件门槛高、军地待遇有差距,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实际情况看,这批年轻人不为物役、不逐俗流,对军事科研有一股执着和激情。拜大家为师、与专家为伍,相信他们一定能融入团队乘风破浪,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绩,在强军征程中交上满意答卷。”

看待遇,更看保障

本文标题: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特别报道 - 健康新闻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1413T4201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