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冲村的脱贫故事

2019-03-04 13:49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 : 79 次

  “腿上没泥,这日子才算过得体面咯。”正月十三,雨后的山村晨雾笼罩,微湿的小路上,麻江县杏山街道靛冲村一组村民刘永仙一家拎着年货说说笑笑地出门拜年。除了新衣加身让她觉得精神,最让她感到开心与舒坦的,莫过于脚上干净的皮鞋、利落的裤脚。

  “别看路小,关系到的却不仅仅是体面的问题。”靛冲村第一书记莫兴诚说。

  靛冲村地处麻江县杏山街道西部,距县城12公里,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444户1688人,其中贫困户190户、683人,是该县的深度贫困村。

  该村地势较高,路陡弯多,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组组通、户户通等农村交通工程的不断推进,“烂泥路,没出路”的现状终于得到逐年突破,2018年年初该村实现了组组通水泥公路,整村通组公路34.8公里。

  2018年12月,平整干净的硬化路面直接铺到刘永仙家门口,耗资20余万元的靛冲村一组串户路硬化工程顺利完成,该村串户路的硬化建设进入尾声。至此,该村421户正式摆脱了雨天出门“一腿泥”的窘状,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和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从脚下就能直接感受到的“实惠”,也是召唤游子回乡的橄榄枝。

  “路通了,回村发展就有出路了。”2017年年初,贫困户袁明华家门前的烂泥路也变成了平整水泥路,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决定留下来发展产业。

  2017年,该村引进贵州山地草本中药材公司,在当地推广中药材定点种植,袁明华成为第一批合作农户,当年便获得了很好的收成。2018年,他扩大种植发展到20亩,除了创收纯利3万余元,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十多个季节性务工岗位,支出人工费2万余元。如今,他已成为村里的“农技老师”,常常给乡亲们提供中药材种植指导。

  两个完全遮光的黧黑大棚前,袁明华小心翼翼揭开门帘,一片嫩油油的黄色蒜苗豁然呈现,十分亮眼,这就是袁明华的新尝试——蒜黄。零售四元一斤,就眼前不起眼的两个棚,3个月的周期内,预计能为他创收1万元。

  “我来投石问路,效益好了再带大伙一块干。”如今的袁明华已从村里昔日拖后腿的贫困户,变成新产业探索者与领军人,给小村的发展注入了干事创业的新活力。

  2018年该村通过实施“产业兴村、脱贫利民”攻坚计划,坚持以产业支撑为突破口,调结构、做特色,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有效脱贫。当年,该村制定了3个短、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集中连片红蒜、马铃薯、中药材、辣椒、蓝莓等特色产业种植。发展中药材博落回310亩、地兰102亩,种植辣椒175亩,建成村蓝莓基地245亩。

  除了散布山头与田间的各项小产业,靛冲村还有两项让人瞩目的大项目——位于靛冲村蜂塘组一个占地50亩,计划养殖生猪4500头的大型养殖场已经建成,只待气温回升后,猪苗就正式进场;另一个是山下的田坝中110个大棚竹荪种植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一个小村哪来这么大的发展魄力?

  2017年9月,麻江县委研究同意,在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村青山、小堡、靛冲3个村组建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指导3个深度贫困村,这样大手笔的发展项目,就来自该三村联合党委的指导,3个深度贫困村集体经济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从基础设施的改善到产业发展的遍地开花,以及三村抱团争取大项目的入驻,一系列落到实处的脱贫措施,让小山村装上了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2018年,靛冲村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变化,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12.63%下降至2.76%,2018年53户195人脱贫。下一步,靛冲村将继续推进脱贫攻坚进度,进一步大力培育富民的主导产业,完成脱贫出列目标任务,用实干继续书写小山村的巨变传奇。

本文标题:靛冲村的脱贫故事 - 中医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fm120.net/content/201903/030444462019.html

相关文章